谁想把天下据为己有 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一《道德经》马悟东通俗讲座第29章

原文]

将欲取①天下而为②之,吾见其不得已③。天下神器④,不可为也,不可执也⑤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⑥,故无败,故无失。夫⑦物⑧或行或随⑨;或觑或吹⑩;或强或羸⑾;或载或隳⑿。是以圣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⒀。

[译文]

谁想把天下据为己有,我看他一定不能够达到目的。国家是神圣的,不是谁想干么就能干么的,不能自作主张,不能一意孤行。自作主张,就会失败;一意孤行就会失去天下。因此,圣人不妄为,所以不会失败;不把持,所以不会被抛弃。世人秉性不一,有的主动有的被动,有的叹气有的吹捧,有的刚强,有的赢弱;有的成就别人,有的损毁别人。因此,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、奢侈的、多余的措施法度。

 [注释]

1、取:为、治理。

2、为:指有为,靠强力去做。

3、不得己:达不到、得不到。

4、天下神器:天下,指天下人。神器,神圣的物。

5、执:掌握、执掌。

6、无为:顺应自然而不强制。

7、夫:一本作“故”。

8、物:指人,也指一切事物。

9、随:跟随、顺从。

10、觑:轻声和缓地吐气。吹:急吐气。

11、赢:赢弱、虚弱。

12、或载或隳:载,安稳。隳,危险。

13、泰:极、太。

【概述】本章为老子对于“有为”之政所提出的警告:治理国家,若以强力作为或暴力把持,都将自取败亡。并提出了理想的政治应顺任自然,因势利导,要舍弃一切的过度措施与行为。

【串讲】

第一句:将欲取①天下而为②之,吾见其不得已③。天下神器④,不可为也,不可执也⑤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

翻译;谁想把天下据为己有,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。国家属于神器,不能够自作主张,不可一意孤行。自作主张就会失败,一意孤行就会失去天下。

举例:1915年袁世凯推翻共和,复辟称帝,遭世人反对,不到90天就以失败告终。

第二句:是以圣人无为⑥,故无败,故无失。

翻译:因此,圣人不妄为,所以不会失败;不把持,所以不会被抛弃。

圣人做事无私无畏,顺其自然,因势利导,则少败事。

第三句:夫⑦物⑧或行或随⑨;或觑或吹⑩;或强或羸⑾;或载或隳⑿。

翻译:世人秉性不一,有的主动有的被动,有的叹气有的吹捧,有的刚强,有的赢弱;有的成就别人,有的损毁别人。

. 我们,每提出一个主张或发起一次行动,人群中会有三分之一支持,三分之一反对,三分之一中立。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。如何鼓励支持的,团结中立的,消除阻力是做领导工作必须坚守的法则。

最后一句:是以圣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⒀。

翻译:因此,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的、奢侈的、多余的措施法度

这一句是讲生活与做事的原则,即把握尺度,不偏不倚,不极端,不奢侈,不过分。像历史上的苛行、暴政、酷法、傲慢、娇纵都是违背这一精神的。

本站只为传播信息,不对所发布的内容本身负责。如有版权及其它问题,请联系站长处理。